為什麼要讀大學? (認知荒謬)

畢業即失業,大學教育的意義是什麼?

為什麼要讀大學?

現代人的認知荒謬續篇+3

為什麼現在在台灣人人都要讀大學呢?如果我告訴你,這是一種互相軍備競賽的結果,你同意嗎?你不懂我的意思?我慢慢說給你聽。

在過去沒書可以念的時代,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想辦法自立謀生,學習一技之長,不能也不會成為別人(家人)的負擔,因為這是生命的最基本意義。如果一個人活著只是別人的負擔,那不知道怎麼還有臉活下來?

不過,人這麼有羞恥心,那已經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了,現在的故事可不是這樣了!

上世紀以來,政府為了掃除文盲,小學變成義務教育,人人都得先學會識字,這是在現代社會謀生自立的最根本。一旦,小學畢業,除了少數人可以繼續念書外,大部分的人還是跟以往一樣,得想辦法自立謀生,學習一技之長,然後步入職場、進入社會。此時,初入社會的年紀約為十二、三歲。

後來,為了讓國家更進步,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,義務教育變成九年,大家小學畢業後,還得再念三年,多吸收一些準公民知識,以便日後能成為國家的優秀公民。國中畢業後,小部分想讀大學的人,會努力考上高中,其他大部分人還是跟以往一樣,得想辦法自立謀生,學習一技之長,然後步入職場、進入社會。此時,初入社會的年紀約為十五、六歲。

後來,學習一技之長的管道也漸漸多元化、體制化,不再只有拜師學藝的傳統學徒這條路,國中畢業可以念專科或職業學校等(主要目的不是上大學,只有高中才是以上大學為目的)。至此,已經開始有點軍備競賽的味道了!不過基本上,人人還是各取所需,想念書的念書,沒興趣念書的就學習技藝,然後盡早步入職場、進入社會。

可是,社會到底是如何演變成現在這樣人人都上大學的(病態現象)呢?

答案就在1994年前後,台灣社會橫空出世了一個「跨界教育家」,提出教改主張,企圖用人人都有大學念,來紓解升學壓力!

於是,後面的故事,大家都知道了,升學壓力不但沒有得到紓解,反而更加劇了升學競爭。多元入學,更讓家長用錢來幫忙堆出成績、學習績效等等亂象,不一而足。13分可以上大學、大學生紛紛延畢,四年大學當成五專來念比比皆是,念六年也所在多有,完全不需要覺得丟人!現在平均進入職場、步入社會的年齡恐怕已經嚴重推遲到二十五、六歲了!

最重要的是,現在這些所謂的大學畢業生,遠遠不如以前的國高中畢業生能發揮作用!各行各業叫苦連天,這些空有大學文憑的年輕人,不只他們的老闆抱怨,同事們也抱怨,因為這些人不僅沒有增加效率,反而拖累效率!而他們自己也抱怨社會不公,沒有給年輕人機會。。。

機會,從來都不是白白給你去試試看的,機會始終是透過努力證明自己能力爭取來的!但是,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懂這個道理了。。。

從十五、六歲到二十五、六歲,十年將近一代人的黃金歲月,就這麼浸泡在學校的象牙塔中!國家的整體競爭力豈有不弱化的道理?綜觀全球,有哪個先進國家,可以允許他們的青年人如此虛擲青春,耗損社會競爭力?

台灣人,你難道不憂心嗎?

想想,這不也是現代人的一種認知荒謬嗎?

認知決定行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