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勒索(書名)SUNNY好書分享 14


悅讀者:Sunny@台中南區社

情緒勒索
周慕姿

 

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伴侶、親子、職場間的人際關係裡。在華人社會裡更加常見,也更糾葛,因為我們有根深蒂固的孝順文化,以及對權威者的絕對尊重。晚輩總是被要求,好還要更好,而後者更容易讓人的自我價值感低落。

如果你的人生都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,那麼你很有可能已經陷入了情緒勒索的循環之中,而不自知。

情緒勒索者,可能有意或無意中,使用「要求、威脅、施壓、沉默…」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,讓被勒索者,產生各種負面情緒,例如:挫敗感、罪惡感、恐懼感…等等。

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,造成傷害,而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。

情緒勒索者的一貫做法,就是要求你為他的情緒負責!而情緒勒索者又有六大特徵,分別是「要求、抵抗、壓力、威脅、順從,及舊事重演」。

情緒勒索三要素:
一、貶低你的能力。
二、引發你的罪惡感。
三、威脅你的安全感。

情緒勒索者,最擅長做的一件事,就是貶低你的能力和你的自我價值,引發你的罪惡感,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。

貶低你的能力,你會感覺自己並不重要,而他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,且會用一些話語來引發你的罪惡感。總是一直不停提醒,你的人生有責任與義務去滿足他的需求,這樣才顯得 你人夠好。剝奪你的安全感,威脅將奪走你最重要的事物,讓你焦慮、害怕。於是你只能按照他要求的方式去做,以求減輕自己內心的不安與恐懼。於是情緒勒索者得以「遂行其是」,被勒索者只能「任其予取予求」。

情緒勒索者的特性,是當他人與自我的需求起衝突時,他們很多時候會選擇忽略他人的感受與需求,而且他們會自動放大自我需求的急迫性,將自身的壓力與焦慮,轉嫁到別人身上,讓別人能夠優先滿足他的需求,以此讓自己的焦慮感下降,減輕不安的感覺。

為了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,情緒勒索者也很容易惱羞成怒,開始把內心的羞愧感,投射到讓自己產生羞愧感的人身上,認為是對方的錯,對方不應該,讓我有這種感覺。

情緒勒索者的同理心是非常低的,而且只在乎自己的需求,遠大於他人的需求。他很少注意到別人的需求是什麼?而是常常覺得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。他們一直以來都覺得,自己被別人虧待了!

哪些人容易被情緒勒索呢?

總是想著當好人的人、習慣自我懷疑的人、過度在乎別人感受的人、總是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人,都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勒索。

唯有自我價值感的提升,才是讓你能夠不再深陷情緒勒索的護身符。自我價值是肯定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。

倘若我還做不到什麼,甚至有時候做事情會失敗,但我相信,只是因為我暫時沒做好那件事情,而不是我人不夠好,只要我好好努力,我相信我就可以做得好,而我不會因為這個小小失誤,就懷疑自己存在於世界上的意義。

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,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中,那要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呢?只要常常練習,重視自己的感受就可以。

當你開始學會關心自己的感受,開始感覺到自己是最重要的 ,不僅僅是捍衛自己的權利,更重要的是,我們也在展現對這個世界與對他人的信任,因此在不侵犯他人權益的基礎下,去重視自己的感受與需求,這是一個尊重並保護自己,同時提升自我價值的最好方式。

當身邊的人出現情緒波動時,我們可能會出現戰戰兢兢的現象,然後我們可能會採取一些策略:像討好、逃避、說服、甚至憤怒…等,這是因為我們下意識認為別人的情緒是因為我們的緣故,所以我們有承擔別人情緒的責任,因此才會發生這種現象。

一旦我們開始學會把情緒責任還給對方時,我們也會越來越能尊重對方的感受。記住,我們只為我們自己的情緒負責,至於別人的情緒是他們自己的責任,而我的情緒當然也是我自己的責任。

即使看懂了情緒勒索的原來樣貌,我們仍然可能陷入情緒勒索中動彈不得,原因並非是你太軟弱,而是:一、你可能有根深蒂固的恐懼、焦慮感,或是害怕的情緒太過強大。二、你可能太過於在乎別人的感受,而被這些焦慮或害怕引發你習慣性的罪惡感。

如何擺脫內心習慣性的罪惡感?

第一步就是從察覺開始,這樣才可能破除情緒勒索的惡性循環。

我們要常常對自己說:「你做得很好,你辛苦了!你就算什麼都不做,我仍然覺得你是有價值的!我就愛這樣的你!」因為面對情緒勒索者質疑時,這些話會是我們的勇氣來源。

「建立情緒界線」指的是我只為我的情緒負責,不為他人的情緒負責!

當我能夠建立起我自己的情緒界線時,代表我願意尊重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,而我也相信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是應該被別人尊重的。如此我們將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選擇權。

那要如何建立情緒界限呢?

「停、看、應」為主要應對方式。

停:就是停止對話,轉移情緒,離開現場。我們可以先不拒絕他,也先不答應他,我可以什麼都不做,也不必回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,堅持自己的立場。

看:察覺自己的情緒,了解剛剛發生的事情,先讓自己做幾個深呼吸,慢慢讓自己放鬆,安撫自己略微緊張的情緒,好好去感受自己內心的不舒服感,把自己想要的對自己說出來,你就會更清楚自己的立場。

我們可以自己先評定自己目前是什麼樣貌,並事先擬定因應策略,多加練習並運用。可以先一次一個小改變,設立不同程度的小目標。

建議先選擇一定做得到的事情開始!重視自我的感受與需求不代表自私,而是讓我們的行為出自於自主自發,是自我意識的選擇,而非出自於害怕與恐懼。

我會感覺自己擁有主導權,當我有意識的選擇時,我會感覺到自己變得更有力量,也能更輕鬆地為自己、為別人做一些事情。當我總是處在害怕恐懼的情緒裡,很難在這段關係中,真正感受到在乎與愛。

擺脫情緒勒索,絕對不是自私的,而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純粹感受到關係中,最重要的愛,我們想要好好地愛對方,想要好好經營這段關係,而並不是因為害怕恐懼,所以才勉強妥協。

本書作者周慕姿心理師,以精準且層次分明的角度,剖析情緒勒索者的面貌,以及何種人最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。

針對華人社會,特別提出「提升自我價值感,避免遭情緒勒索」的主要關鍵方法。

此外,適時建立情緒界線,時常搭配自我練習,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,因為這是你的人生,你不該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,更不該忘記自己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!

編輯後記

這是閱讀分享的第十四篇文章,謝謝 Sunny 持續分享好書。

現代人的生活,可以是天堂,也可以是地獄~物質的天堂,精神的地獄!誠然,身處在這個讓人又愛又恨、又喜又懼的時代,壓力是古人無可想像的!

我們好像生活得很自由、很富足,但生活中好像又處處充滿了枷鎖、關卡。伴隨著各個複雜生活環節而來的則是種種生活壓力,讓人不禁想要逃離!

近來熱門的「元宇宙」,難道不是一種創新式的出逃嗎?真實世界已經讓人一刻都不想多待了?恨不得鑽進一個誰都找不到自己的小宇宙,可以不用面對來自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。。。情緒勒索!

情緒勒索,這真是個奇怪的字眼!讓人不禁懷疑,難道是物質世界的進步,讓人類已經退步到漸漸失去在精神世界生存的本能了嗎?不然怎麼會任人貶低自己的能力,進而引發自己的罪惡感,甚至到了威脅自己安全感的地步呢?

透過本書可以了解情緒勒索的成因,以及學習它的解決之道,希望藉此能夠幫助減少相關問題的產生,並讓我們能更好地在真實世界中提高與他人相處的品質!

但願真實世界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美好,人們不再需渴望出逃到一個無邊無際的虛擬世界!